欢迎来到中国健康食品网
当前位置:中国健康食品网行业资讯行业资讯正文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企业不得再生产销售标示为“配制酱油”的产品

  • 2021-07-01
  • 小编:招商网小编
  • 阅读(29)
  • 来源:
  • 分享到:

    6月29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加强酱油和食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公告》,其中提到,酱油生产应当具有完整的发酵酿造工艺,不得使用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等原料配制生产酱油;食醋生产应当具有完整的发酵酿造工艺,不得使用冰乙酸等原料配制生产食醋。

    同时《公告》还明确,不符合酱油和食醋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调味品,不得标注“酱油”“食醋”名称或类别。酱油和食醋生产企业不得再生产销售标示为“配制酱油”“配制食醋”的产品。

     全文如下:

     为了加强酱油和食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提升酱油和食醋产品质量水平,保障食品安全,现就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酱油》(GB 2717—2018),酱油是以大豆和/或脱脂大豆、小麦和/或小麦粉和/或麦麸为主要原料,经微生物发酵制成的具有特殊色、香、味的液体调味品。酱油生产应当具有完整的发酵酿造工艺,不得使用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等原料配制生产酱油。

    二、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醋》(GB 2719—2018),食醋是单独或混合使用各种含有淀粉、糖的物料、食用酒精,经微生物发酵酿制而成的液体酸性调味品。食醋生产应当具有完整的发酵酿造工艺,不得使用冰乙酸等原料配制生产食醋。

    三、酱油和食醋生产企业应按照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组织生产,加强原辅料采购、生产过程控制、产品出厂检验及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保障产品质量安全。酱油和食醋产品应当真实合法标注食品标识,在标签醒目位置清晰标注“酱油”“食醋”等标准规定名称,真实准确标注各种食品原料和食品添加剂。不符合酱油和食醋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调味品,不得标注“酱油”“食醋”名称或类别。

    四、酱油和食醋生产企业不得再生产销售标示为“配制酱油”“配制食醋”的产品。

    五、鼓励酱油和食醋生产企业加强产业链供应链管理,实施先进的食品安全和质量管理体系,加强产品研发创新,制定产品质量标准,生产高品质的酱油和食醋产品,更好地满足消费需求,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鼓励研发生产低盐酱油等产品。鼓励酱油和食醋生产经营企业建立信息化食品安全追溯体系。

    六、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对酱油和食醋生产经营者的监督检查,组织开展酱油和食醋产品抽样检验。依法查处使用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等原料配制生产酱油、使用冰乙酸等原料配制生产食醋、产品标识虚假标注等违法行为,严厉打击使用工业盐、工业醋酸等非食用物质生产食品的违法行为。涉嫌犯罪的,一律移送公安机关。

    七、食品行业协会、调味品协会等应当加强行业自律,引导和督促酱油和食醋生产经营者依法生产经营,推动行业诚信建设。鼓励新闻媒体开展食品安全舆论监督。鼓励社会组织、公众和企业从业人员举报违法生产经营酱油和食醋的行为。一经查实,对举报人予以奖励。

    八、本公告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查看更多

行业资讯相关资讯

豪饮舍得酒,郭广昌刀口舔血

 2021-07-16
这本该是一场多赢的结合。为此,近期舍得集团还办了一场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股东大会——会上,“长期”两个字,成为了复星高管发言的最高频词汇。甚至,在相关媒体采访中,复星团队表示作为长期股东,将对舍得加强生态赋能,聚焦中长期,实现百年大计。 【详情】

4批次酒类产品过度包装!小糊涂仙、郎牌、杜康上榜

 2021-07-14
近日,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相关通报,在针对商品(过度)包装的监督抽查中,有4批次酒类产品不合格,不合格项目涉包装空隙率,涉小糊涂仙、郎牌、杜康等知名品牌。 【详情】
免责声明

1、本网中刊登的文章、数据的版权仅归原作者所有,原创文章由食品代理网编辑整合,转载请注明中国健康食品网出处。

2、转载其它媒体的文章,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网站刊登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3、如您对文章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持有异议,请与中国健康食品网客服联系。联系电话:17633176183

经销商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