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食品浪费法的立法进程去年以来备受关注。终于,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2021年4月29日表决通过反食品浪费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现象做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2020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曾启动为期一个多月的珍惜粮食、反对浪费专题调研。
2020年10月17日,有关反对浪费、珍惜粮食的表述被正式纳入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其中第三十二条规定:学校、幼儿园应当开展勤俭节约、反对浪费、珍惜粮食、文明饮食等宣传教育活动,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意识,养成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习惯。
2020年12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草案)》第1次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正式将制止食品浪费的政策措施上升为法律规定。此后在2020年12月31日至2021年1月29日,反食品浪费法草案曾公开征求意见。
此前一审时,反食品浪费法分别对定义、反食品浪费的原则和要求、政府及其部门职责、各类主体责任、监管措施、法律责任等作了规定。
对于备受关注的网络吃播行为,草案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络音视频服务提供者制作、发布、传播宣扬量大多吃、暴饮暴食等浪费食品的节目或者音视频信息的,由广播电视主管部门、网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或者情节严重的,处一万元(人民币,下同)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并可以责令暂停相关业务、停业整顿,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草案对餐饮服务提供者也做了规定,要求餐饮服务提供者主动对消费者进行防止食品浪费提示提醒,在醒目位置张贴或者摆放反食品浪费标识或者由服务人员提示说明,引导消费者按需适量点餐,不得诱导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餐饮服务提供者可以对造成明显浪费的消费者收取处理厨余垃圾的相应费用。草案二审稿进一步规定,餐饮服务经营者可以对造成明显浪费的消费者收取处理厨余垃圾的相应费用,收费标准应当明示,增强了可操作性。
此次反食品浪费法获批通过并开始执行,深化了大众关于反对食品浪费的意识,接下来这个意识也将深入到每个人的心中,养成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习惯。
1、本网中刊登的文章、数据的版权仅归原作者所有,原创文章由食品代理网编辑整合,转载请注明中国健康食品网出处。
2、转载其它媒体的文章,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网站刊登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3、如您对文章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持有异议,请与中国健康食品网客服联系。联系电话:17633176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