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健康食品网
当前位置:中国健康食品网行业资讯名企人物正文

陈泽民:从医院副院长,到速冻汤圆创始人

  • 2021-01-15
  • 小编:
  • 阅读(592)
  • 来源:
  • 分享到:

      过去的30年间,一颗小小的速冻汤圆,已经发展为近500亿的食品产业;过去的30年间,浓缩了中国速冻食品产业发展的历程,也写满了三全和思念“相爱相杀”的故事。而一切的开始,都与一个人的名字有关:陈泽民。

      从医院副院长,到速冻汤圆创始人

      在创办三全食品之前,陈泽民是郑州第二医院的副院长。

      上世纪80年代,有个知名的社会现象——脑体倒挂,就是常说的“造原子弹不如卖茶叶蛋的”。陈泽民的邻居卖水果,成了人人羡慕的万元户。而陈泽民虽然是30多年的外科医生,还贵为大医院的副院长,结果却每个月只能拿到手100多块钱。

      从院长变厂长,陈泽民改变命运的初衷很简单,那就想替儿子娶媳妇攒点钱。1989年,陈泽民下海创业,筹资1.5万元售卖冰淇淋。为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他将品牌命名为“三全冷饮部”。那一年,他已经50岁。

      1990年冬季,陈泽民出差到哈尔滨,看到当地人将包好的饺子放到户外冻着,随吃随取,并且经久不坏。受此启发,他觉得如果将自己擅长做的南方汤圆冻起来卖给北方人,必定大有市场。经过不知多少次试验,陈泽民终于在3个月后构筑了一个冷冻食品的完整技术链条,做汤圆的手艺加上东北冻饺子的习俗,让陈泽民发明出了中国的首颗速冻汤圆。

     于是,一个50岁的重庆人,用东北人的办法,在不吃汤圆的河南,创新出首颗颗速冻汤圆,并由此催生出一个速冻食品行业。

三全与思念的“相爱相杀”

     1992年5月,陈泽民正式辞去医院的职务。靠着小汤圆,他把作坊变成大公司:1993年,试产速冻水饺;1995年,研发了中国速冻粽子,并在西安、太原、沈阳、上海等中心城市建立销售渠道。

     同样是在1995年,陈泽民请来营销大师叶茂中实施品牌策划,并不顾家人反对,斥巨资在央视打广告。很快,“三全凌汤圆,味美香甜甜”的广告语红遍大江南北,也让三全的汤圆生意火得一塌糊涂。据陈泽民回忆:“哪怕日产30吨,都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上百辆外地车涌入三全,要等十几天才能排上货。”

     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国速冻食品行业,野蛮生长,市场空间巨大。三全虽然几经扩产,但产品仍然供不应求,这也让一路之隔的思念看到了机会。1997年,思念食品创建人李伟靠着借来200万元,模仿“三全食品厂”在同一条街的斜对面建起了厂子。一年就产了800万吨,实现产值600万元。

     思念成立的第二年,李伟就喊出“三年之内要超过三全”的口号。1998年5月,《大河报》上出现了一版“寻人启事”:“谁是会做汤圆的人,我们给他50万元!广告登出后,打电话的,登门拜访的,毛遂自荐的人围了思念3天3夜。

     1998年之前的三全,是行业的领跑者。但是,1998年之后的三全,感到了来自思念的压力。在速冻食品行业,三全是一个开创者,勤于摸索且产业聚焦。思念是一个后来者,长于模仿却又灵活多变:三全推35克汤圆,思念就做10克“珍珠汤圆”;三全推“老街油条”走怀旧风,思念就出“放心油条”不加明矾;粽子、馄饨、水饺、南瓜饼……新产品都是三全的,但思念每次都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毕业于郑州大学新闻系的李伟,很懂营销。当时的“歌坛一姐”毛阿敏,曾在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唱过一首《思念》,红遍了大江南北。李伟马上拍板将毛阿敏请来,制作了广告片并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很快,思念汤圆和水饺便跻身全国知名产品之列。

     销售渠道上,思念和三全更展开龙争虎斗。2006年,思念在全国设立600多个办事处,开辟省内直销、省外经销模式,压低费用、提高收入,巩固并拓展了商超的渠道。也是这一年,思念在新加坡成功上市,融资5亿人民币,市占率达到20%、销售额20亿,一度超越三全,被认为新晋行业老大,甚至不乏思念收购三全的坊间传言。

      三全反击,问鼎河南首富

      面对思念的“挑战”,三全食品展开了全面超越战。

     从2006年开始,三全在郑州开建食品工业园区,在天津、成都、苏州、广州等地建立生产基地,缩短与市场的空间距离,更高效地抢夺市场。

     2008年8月,三全在深圳上市,成功扳回一局。三全上市一年后,陈泽民宣布隐退。三全正式交给两个儿子,长子陈南任董事长、次子陈希任总经理。哥儿俩接棒后做的一件事,就是让三全改头换面,向高端进军。三全的代言人,也从蒋雯丽换成了小S。年轻时尚又兼顾家庭的形象,引发一线市场好感。

      随后,三全以超过28%的市场占有率全面超越思念。2013年更是一举拿下另一行业巨头龙凤食品,市占率达到35%,完全压制了思念、湾仔码头,坐实了“老大”名号。这一年,陈泽民家族凭借62.2亿的身家,成为当年的河南首富。

      此时的思念,倒反而不着急了。企业重心转移房地产、酒水等投资领域,速冻食品不再是思念的主打产品。而且2012年,思念还从新加坡退了市。

      从汤圆“打”到餐饮市场

      不过,成为行业“老大”后,三全却似乎失去了进一步增长的动力和运气。2010-2018年,三全销售净利率逐年下跌,2015、2016年甚至不足1%。有行业分析认为,这或与收购龙凤产生亏损、与思念价格战,以及投资鲜食业务亏损有关。

      2019年年初,三全进行事业部改革调整,设立绿标事业部和红标事业部。红标产品负责零售市场(C端),以盈利为标准剔除亏损产品、亏损门店,加快产品结构升级,用更高的销售费用,去销售高毛利产品;绿标负责餐饮市场(B端),以工业化转化能力、标准化产品作为核心竞争力,为餐饮客户提供优质产品,采用低毛利、低销售费用模式。

      巧合的是,在面向B端的市场中,老乡又见老乡。三全正在发力餐饮市场,而李伟实际控制的千味央厨,主要为餐饮企业供应速冻面米制品,而且二者还有共同的客户,如百胜、海底捞、呷哺呷哺。此外,2020年,千味央厨还向资本市场发起了冲刺。

      看来,从速冻汤圆、速冻水饺,到速冻面米制品,从零售市场到餐饮市场,三全与思念这两位郑州老乡,仍然避不开“交战”。

      2019年底,76岁的陈泽民认定,坚守做好“小汤圆”,让老百姓吃饱、吃好,才是三全长足发展的必由之路。他表示:“搞什么事都要专注,以小博大,什么大事都是从小做起,从基层做起,一点一点,不要贪大求洋,不要好高骛远。稳中求快,在发展的同时,一定要稳字当头,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的,不要冒进,要稳稳当当。”

      与之相比,思念除了经营主业之外,还经营房地产,搞资本运作,用跳跃式发展快速地追赶三全,成了三全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不过,陈泽民并不害怕竞争。他认为,像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麦当劳与肯德基,双雄竞争的局面,反而行业市场做得更大。但是在发展模式上,三全还是要“稳”字,因为未知行业的不确定风险,可能会影响到主业的发展。

查看更多

名企人物相关资讯

豪饮舍得酒,郭广昌刀口舔血

 2021-07-16
这本该是一场多赢的结合。为此,近期舍得集团还办了一场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股东大会——会上,“长期”两个字,成为了复星高管发言的最高频词汇。甚至,在相关媒体采访中,复星团队表示作为长期股东,将对舍得加强生态赋能,聚焦中长期,实现百年大计。 【详情】

4批次酒类产品过度包装!小糊涂仙、郎牌、杜康上榜

 2021-07-14
近日,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相关通报,在针对商品(过度)包装的监督抽查中,有4批次酒类产品不合格,不合格项目涉包装空隙率,涉小糊涂仙、郎牌、杜康等知名品牌。 【详情】
免责声明

1、本网中刊登的文章、数据的版权仅归原作者所有,原创文章由食品代理网编辑整合,转载请注明中国健康食品网出处。

2、转载其它媒体的文章,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网站刊登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3、如您对文章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持有异议,请与中国健康食品网客服联系。联系电话:17633176183

经销商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