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焦虑和对外貌的焦虑越来越严重,也越来越重视养生,随之带来的是选择无糖食品的消费者越来越越多,基于此,无糖饮料逐渐升级,带来爆发式增长。
无糖饮料经过十多年的市场培育期,终于等到了它的风口。而随着无糖饮料的爆火,背后的关键上游代糖产业也乘风而起迎来爆发式增长,公开资料显示,多家相关上市企业股价迎来暴涨。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代糖原料包括赤藓糖醇、三氯蔗糖、安赛蜜、阿斯巴甜以及甜菊糖苷等,其中赤藓糖醇凭借爆品助力和天然低热量优势成为热门新秀。
无糖饮料火爆的背后,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赤藓糖醇市场规模约为2.25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5.79亿元。以目前的体量,要撼动糖或者代糖行业绝非易事。更何况,横亘在赤藓糖醇面前的,还有几座要解决的大山。
首先是成本问题。在主流甜味剂中,赤藓糖醇甜度非常低,相比甜度是蔗糖成百上千倍的高倍甜味剂,赤藓糖醇要付出4-6倍的成本才能达到同样的甜度水平。赤藓糖醇的价格较今年年初已经翻番,从1.6万元/吨上涨至3.2万元/吨,个别厂家报价甚至突破4万元/吨。更有甚者开始以竞价的方式销售赤藓糖醇。
不断上涨的市场需求也为赤藓糖醇的产能提出新挑战。目前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的赤藓糖醇生产厂家仅4-5家,总产能有限,即使已有多家赤藓糖醇生产商在积极扩产,产能还远不能满足未来市场的预期。
此外,当各品类的食品都开始无糖化,消费者每天的代糖摄入量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即便是目前信任度比较高的赤藓糖醇,也在被质疑存在潜在的健康风险。有研究表明,赤藓糖醇摄入过量会有肠鸣、腹泻等风险,成人和儿童的耐受性上限分别为每千克体重0.78克和0.71克。
人们对于“甜”的追求一直在变化,标准也在不断变化,代糖顺应了市场的需求,无糖饮料的存在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赤藓糖醇的产生,给各个品牌做出了很好的带头作用。
1、本网中刊登的文章、数据的版权仅归原作者所有,原创文章由食品代理网编辑整合,转载请注明中国健康食品网出处。
2、转载其它媒体的文章,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网站刊登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3、如您对文章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持有异议,请与中国健康食品网客服联系。联系电话:17633176183